“‘十五五’是推进社保改革的战略窗口期。”
长期研究宏观经济、资本市场策略的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,近年来将研究视角延伸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,谈及对“十五五”的期待和前瞻,他没有如往常一样着眼于财政货币政策或市场板块热点,而是把社保改革看作破题经济转结构转型的关键“题眼”。
他认为,社保改革不仅是民生问题,更是打破低物价循环、促进内需增长的关键抓手,甚至也关系到未来资本市场投资赛道的推陈出新。
邢自强认为,通过健全社会保障网络,可有效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,释放消费潜力,引导超额储蓄向多元化资产配置转移,为产业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制度保障。
他特别建议,提升农民和农民工的基础养老金,中期目标是到2030年,用几年时间小步快跑的方式把农村居民养老金提高到每月1000元。“若在‘十五五’期间加大对社保的投入和改革,消费占GDP的比重有望从当前不足40%提升至45%左右,这样可使中国的消费达到10万亿美元规模。”邢自强表示。
目标之下,邢自强也没有忽略养老待遇提升可能带来的财政压力,据他测算,按上述标准提升养老金可能会额外增加占GDP的1个百分点的财政支出。不过,邢自强也拿出了缓解财政压力的“三支点”方案,一是提升国有资本划转社保的比例;二是财政支出结构调整,从原来边际效益递减的基建与工业投资领域,适度调剂至社会保障领域;三是推进税制调整,地方政府从依赖生产端的增值税,逐步转向更多依赖消费和收入的直接税,使地方政府更关注民生消费与服务业发展,从而与社保改革形成良性循环。
![]()
![]()
赞(46)